成都山地所研究生来站开展泥石流停淤模拟实验
现有的泥石流防治体系由形成区的稳固工程、流通区的拦挡、排导和固床工程以及堆积区的排导、停淤工程组成。其中,停淤工程是将泥石流引入预定地点让其自然减速、停淤或修建拦蓄工程迫使其停淤的一种设施,多修建在地形相对开阔、平缓的沟道下游堆积区。目前,停淤场设计仍以经验设计为主,同时在运行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缺失分流、导流措施,导致停淤空间未合理利用。
在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支持下,2024年8月18日至12月12日,成都山地所博士研究生程海光来站展开泥石流堆积扇停淤模拟实验。通过在堆积扇设置岩土措施(分流墩、柔性网)和生态措施(乔木过滤带),模拟泥石流的的停淤过程。探究不同规模、性质泥石流在堆积扇上的停淤过程,量化停淤效果,进而明确泥石流的停淤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一生态或岩土措施的影响下,堆积区的泥石流沉积量有所增加,但堆积扇两侧的沉积空间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沉积效果仍有提升空间。相比之下,生态与岩土协同作用的沉积措施对泥石流的沉积效果显著,具体表现在堆积扇两侧的沉积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泥石流能够在堆积扇上迅速沉积,有效实现了泥石流中粗颗粒的分离。
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