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组成
 

(一)人员总体情况

东川站建立了学科齐全、年龄搭配合理的人才队伍,拥有流体力学、岩土工程、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数学等学科的研究人员22名和仪器研制、实验分析等方面的技术人员3。其中,研究员9名,副研究员和高工11名,中级及以下职称5名;具有博士学位20名,硕士学位2名;年龄在50岁以上有5名,40岁至49岁之间有3名,30岁至39岁有17名。

(二)学术带头人基本情况

1)崔鹏院士,主要从事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防治与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研究。通过长期的野外考察、观测和模拟实验,系统研究了泥石流形成机理、运动输沙规律与成灾机制、预测与治理的原理和技术,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在减灾实践中取得实效。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准泥石流体的概念,确定泥石流起动临界条件,揭示泥石流起动机理,建立起动突变模型,形成了泥石流起动理论;研究了泥石流流域产沙、输沙和沟道冲淤演化,阐明了泥石流多发区河床演变规律。在减灾原理与方法方面:提出泥石流预测预报原理与结构模型,构建泥石流危险度定量预测方法,研发主动减灾技术,发展了山区道路、风景区和城镇泥石流防治技术。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 62篇、EI 91篇、ISTP 15篇;主持撰写专著5部,地图集1部,参编专著7部;获发明专利18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3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3项;创办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并进入SCI扩展版;成功组办第四届国际泥石流学术大会。2010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并获得国际水土保持协会杰出研究者奖2013年荣获第六届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

2)陈晓清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山地灾害的防治基础理论研究与新技术研发。主持和参加了近40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泥石流形成机理研究、泥石流演化趋势预测分析、重大泥石流减灾原理及关键技术、堰塞湖评估与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科研成果。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合作撰写专著2部;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4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2009,排名第7)、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

3)苏立君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岩土的强度特性与本构关系、岩土体地质结构特征探测与分析及滑坡形成机理和成灾模式方面。在软岩的三维非线性弹粘塑性本构模型、土钉抗拔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考虑优先流的降雨入渗计算模型、综合物探技术滑坡地质结构特征和地下水分布探测及地震作用下边坡内部损伤机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研究成果对改进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地震灾区次生滑坡灾害危险性分析有重要作用,为山区建设规划选址、保障山区城镇和重要生命线工程安全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2015年尼泊尔4.25地震后作为骨干成员参加中科院地震次生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专家组,深入灾区开展调查工作,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撰写的评估报告得到了尼泊尔内政部及基础设施和交通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等部门的高度评价。20176.24茂县新磨村滑坡发生后,当天即赶到灾害现场开展调查研究,期间接受了央视新闻频道、国际频道和中国科学报等媒体的采访,对滑坡的成因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4胡凯衡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时泥石流动力学和风险分析,建立和发展了多尺度多目标的泥石流风险分析方法和模型,基于动力学过程的泥石流风险定量分析方法,以及震后泥石流的风险动态变化和评估方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13年),第十二批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获俄罗斯地理学会第二届国家地理水晶罗盘奖(2014年)。

5周公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山地灾害动力学及综合防控。在国内首次运用颗粒物质流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量纲分析的数学方法,有效地分析了我国在云南东川四十多年的泥石流观察数据,揭示了天然泥石流中颗粒物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随流态的变化规律,科学地区分了阵性流和连续流,并进一步揭示了泥石流颗粒分选的机理,精准刻画了灾害体失稳-流动-堆积的演进路径和致灾范围,为此类重大地质灾害的风险分析、防治工程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1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育计划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青年百人计划并荣获国际地貌学会优秀青年地貌学者奖IAG/AIG GRANTS for Young Geomorphologists,全球共20位获奖者);2014年入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5年被评选为首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