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山地所研究生来站开展泥石流分流结构减灾效果实验研究
我国山区土地匮乏,在泥石流易发区,山区居民多在泥石流滩地修建房屋、从事生产等活动,严重压缩泥石流堆积扇的停淤空间,一旦暴发泥石流,易对下游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等造成重大破坏。如甘肃舟曲的莫洛村,由于泥石流流量过大且下游停淤空间不足,导致泥石流漫滩将新建的莫洛村完全淤埋,损失惨重。因此,为了防止泥石流超过下游的承灾极限发生更加严重的损失,通过泥石流物质沿程分配的防治方法,把超过下游承载能力部分的泥石流流量、方量进行分流控制,可减轻泥石流灾害。
2024年5月6日至8月18日,在川藏铁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下,成都山地所硕士研究生宗家明来站开展泥石流分流工程减灾技术研究,研究不同分流结构对于泥石流的分流控制机理。实验主要考虑分流槽与主槽的夹角、分流槽宽度、泥石流密度、分流坝高度共4种影响因素。水槽共分为三段,主槽上端长2m,宽0.4m,高0.4m,主槽下段长4m,宽0.3m,高0.4m,分流支槽长3m,高0.4m,而宽度为变量。实验主要观测项目为流速和泥深。为更加深入研究分流槽对于泥石流分流量的影响,实验中加入了无分流坝等特殊工况用于对比分析。
泥石流分流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随着分流角度、分流槽宽度及分流坝高度的改变,泥石流分流量也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分流坝的高度对于泥石流分流控制效果影响最大。
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