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山地所研究生来站开展泥石流弯道侵蚀特征研究

泥石流运动过程中往往伴有强烈的侵蚀作用,泥石流的侵蚀作用会改变沟道原有地形条件,并在侵蚀过程中增加泥石流规模,进而增强泥石流的流动性和运动范围,根据相关调查发现,泥石流侵蚀沟道松散物质后的冲出总量能达到初始阶段固体物质总量的数十倍以上。如:香港于1990年发生的一次泥石流,泥石流初始体积仅有400 m3,沿途经剧烈侵蚀最终泥石流体积达到20000m3。因此,全面开展泥石流侵蚀机制的研究,为科学防灾减灾提供可靠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支持下,202457日至8月16日,成都山地所硕士研究生孟昊阳来站展开泥石流弯道侵蚀特征研究实验。实验考虑泥石流容重、坡度、曲率半径、细颗粒含量共4个变量。其中针对细颗粒含量,将根据野外土样参数,通过改变粗颗粒(20~10 mm)与细颗粒组(小于10 mm)两组粒组的占比设不同级配,其中级配6为实际级配。

泥石流侵蚀是泥石流体与边坡土体相互耦合作用的复杂过程,当泥石流容重、坡度、曲率半径、细颗粒含量发生变化的同时,泥石流的侵蚀率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可以得出的结论为,泥石流侵蚀率泥石流容重、曲率半径、边坡土体中值粒径呈负相关关系,与沟床坡度呈正相关关系。



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