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来站开展泥石流堆积扇植被及土壤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工作

由于蒋家沟泥石流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极大威胁,自20世纪中期以来,当地政府与科研工作者开展蒋家沟泥石流堆积扇的整治与开发工作,包括建造导流堤、停淤库等整治工程、种植乔灌草和开发农田等生物工程。上述相关防治措施使流域内老蒋家沟、查菁沟、大凹子沟等支沟趋于稳定,降低了泥石流堵江风险,使泥石流堆积扇逐渐成功开发为可利用的滩地。泥石流堆积扇不同植被恢复区叶功能性状差异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进行研究,可正确认识群落构建的驱动因子,指示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为蒋家沟泥石流多发地区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为了厘清蒋家沟泥石流堆积扇五个不同典型植被恢复区叶功能性状差异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2024718日至81日 福建农林大学林勇明教授团队研究生一行6人来站开展野外调查采样及室内分析工作。

研究主要以蒋家沟流域不同典型植被恢复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对桉树林、玉米地、扭黄茅林新银合欢林、山蚂蝗灌丛展开调查(植被的种类、数量、高度、盖度、位置等;同时分析蒋家沟支沟查菁沟泥石流堆积扇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叶片功能性状及其与生境因子(如土壤理化性质、坡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成果可为干热河谷区泥石流堆积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以及生态重建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



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