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山地所研究生来站开展泥石流沉积特征与植被的定量关系研究工作

泥石流沉积破坏了沿线植被的结构和功能,植被通过增加地形粗糙度和阻碍水流运动,从而促进泥石流沉积,减轻泥石流灾害。了解泥石流沉积的空间模式和植被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灾害评估中的重要任务。202178-824,成都山地所王道杰研究员的研究生赵鹏、裴曾莉来到站开展野外调查与室内试验。

通过影像资料和野外实地调查,拟选取了蒋家沟的沉积扇区作为研究对象,查明泥石流沉积区与植被恢复的基本特征,探究泥石流沉积对植被(种类、数量、生物多样性、树木存活)的影响,探究植被特征(树木胸径、林分结构和密度等)对泥石流沉积(厚度、面积、形态)的影响。

通过对泥石流堆积区现场调查和颗粒分析试验,采用统计图解法和粒度分维法分析泥石流堆积区堆积特征、粒度分形结构特征及与颗粒级配的关系。分别在泥石流沉积区扇顶、扇中和扇缘处沉积物采样点,采集沉积物剖面样品,按照土工试验规程,对采集的泥石流沉积物样品进行颗粒分析实验。

前期的野外调查数据可为后续水槽实验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前期野外调查,可选取典型的泥石流沟道为原型,确定植被拦截效果较好条件下,植被的胸径和林分密度,以此设计水槽模拟实验。模拟在不同胸径、不同密度植被模型条件下,植被对泥石流沉积过程、沉积形态以及沉积演化的影响。同时筛选出植株的最优胸径和最优密度,为泥石流的生态恢复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