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组来站泥石流监测设备联合测试

  为验证研发的雷达等高精尖设备在泥石流运动过程的使用情况,2021年3月16日至3月22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复杂山区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与技术装备研发”负责人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胡凯衡研究员及团队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董翰川、郭伟,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段江年、李悦、崔熊涛、汪洋,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杜俊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余国安,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杨康,成都山地所杨红娟副研究员、刘双助理研究员、魏丽助理研究员及博士研究生甯岚一行14人来站进行野外考察和泥石流水槽实验等工作。 

  来站期间,杨红娟副研究员等对附近的蒋家沟的地层岩性、结构构造、泥石流堆积物、沟道特征、植被等进行了野外考察,向第一次来站的刘双、董翰川等人介绍了当地泥石流形成的物源条件、流通路径、堆积特征等,在本次考察中,杨红娟副研究员首次在蒋家沟发现了盐碱化土地。随后,胡凯衡研究员带领学生安装并测试了泥石流物理实验设备,根据研究目标和以往泥石流水槽实验的经验,以是否铺床为变量,借助站上的水槽,顺利完成了物理实验。在此期间,还与台站工作人员和其他科研学者展开了交流学习。在东川泥石流观测站开展的野外调查和物理实验,充分验证了研发的雷达,激光泥位计等监测设备对泥石流有一个较好的监测效果,同时,也让学生对泥石流的成因、流动、堆积等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有助于提取泥石流冲击研究中的科学问题,为后续研究泥石流冲击提供了可靠的实践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