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山地所提出“6.24”新磨村滑坡触发新机制
近年来,世界上发生多起高速远程流态化滑坡灾害事件。2017年6月24日,茂县松坪沟新磨村发生滑坡,滑坡总量高达一千万方,造成83人遇难。不少学者对新磨村“6.24”滑坡开展了研究,普遍认为长时间持续降雨是滑坡主要触发因素。但据滑坡周边三个气象台站记录,5月1日到6月24日,最大日降雨量达27mm/24h,累积降雨量达215mm。这种强度的降雨在该区很常见,用来解释如此大型岩质滑坡的触发比较勉强。为了弄清新磨村滑坡的真正触发机制,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胡凯衡研究员带领团队对滑坡的滑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展开了详细的野外调查并取得重要进展。
研究团队在海拔3500米的滑源区发现沿山脊线的顺岩层长裂缝和悬挂的危岩,在堆积区发现裂成三块的巨型岩石(60米长40米宽)。后期通过多期高清遥感影像和无人机相片,解译出“6.24”之前滑源区的六处崩塌体。该滑坡的地震波震动图也证实主滑动发生之前有一个小型的垂向撞击震动。由此,对“6.24”滑坡机制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该大型滑坡是由于小型悬空岩体崩落撞击下方锁固段岩体,造成滑坡后壁裂缝贯通而形成的。具体的力学计算也表明,小型岩体冲击力至少比滑坡后壁孔隙水压力高一个数量级。这进一步证实了该触发机制的可能性。研究最后提出此类滑坡类似于自组织临界状态的沙堆模型。对于此类机制的滑坡,监测预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该研究最近发表在国际灾害领域著名期刊Landslides。
文章链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0346-018-1073-2
新磨村滑坡滑源区的裂缝和悬挂岩体
新磨村“6.24”滑坡触发机制